直流電機(direct current machine)是指能將直流電能轉(zhuǎn)換成機械能(直流電動機)或?qū)C械能轉(zhuǎn)換成直流電能(直流發(fā)電機)的旋轉(zhuǎn)電機。它是能實現(xiàn)直流電能和機械能互相轉(zhuǎn)換的電機。當它作電動機運行時是直流電動機,將電能轉(zhuǎn)換為機械能;作發(fā)電機運行時是直流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zhuǎn)換為電能。
直流電機的換向
旋轉(zhuǎn)著的電樞某元件從一個支路轉(zhuǎn)換到另外一個支路時,元件中的電流變化的過渡過程稱為換向過程。
換向過程分析
電刷是支路的分界線;我們研究電刷與1、2片換向片分別和同時接觸時的情況。
換向剛開始時,元件仍屬于右邊支路,其電流為+ia(右→左);
處于換向過程中時,元件被電刷短路,電流大小和方向處于變化的過程中;
換向結束時,元件進入左邊支路,其電流已經(jīng)由+ia變?yōu)?ia(左→右)。
一個元件的電流換向過程所需的時間就稱為換向周期Th,即一個換向片通過電刷所用的時間。換向元件的電流從+ia變到-ia所用的時間即為一個換向周期。Th=0.5~2ms
換向問題十分復雜,換向不良會在電刷與換向片之間產(chǎn)生火花。當火花大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損壞換向器表面,從而使電機不能正常工作。
產(chǎn)生火花的原因除電磁原因外,還有電化學、工藝、電熱等因素,至今尚無很成熟的理論。
換向元件中的電勢
1.電抗電勢 ex
一般, 換向周期非常短暫,電流的變化會在繞組元件中產(chǎn)生自感和互感電勢,兩者的合成電勢稱為電抗電勢,用ex表示。
根據(jù)楞次定理,電抗電勢的性質(zhì)總是阻礙線圈中電流的變化,亦即ex的方向企圖與換向前的電流方向相同?;蛘哒f電抗電勢是阻礙換向的。
電抗電勢大小反比于換向周期。
2.電樞反應電勢 ea
換向元件切割電樞反應磁場,從而產(chǎn)生了電樞反應電勢。其方向與ex相同,即其性質(zhì)也是阻礙換向的。其大小為: Ea=2Wy Ba l va3.換向極電勢 eK
換向極電勢是由于換向元件切割換向磁極感應的電勢,換向磁極是為改善換向而設置的。其方向企圖與換向后的電流方向相同,或者說換向極電勢是幫助換向的。
影響換向的因素
電磁因素:電抗電勢和切割電勢阻礙換向。機械、化學、材料等原因
機械方面的原因如:換向器偏心、片間絕緣凸出、某個換向片凸出、電刷與換向器表面接觸不好等等;化學方面:高空缺氧、缺水、某些化工廠的電機,都可能破壞換向器表面的氧化亞銅薄膜而產(chǎn)生火花。
改善換向的方法
1.裝換向極:在換向元件處產(chǎn)生一個磁勢以抵消該處的電樞反應磁勢。再產(chǎn)生一個磁密,換向元件切割該磁密時產(chǎn)生一個能抵消電抗電勢的電勢。換向極繞組應與電樞繞組串聯(lián)。
換向磁極的極性判斷原則: 對直流發(fā)電機是:順轉(zhuǎn)向看與主極極性相同; 對直流電動機是:逆轉(zhuǎn)向看與主極極性相同。
2.裝補償繞組:裝置在磁極表面的槽內(nèi),產(chǎn)生抵消電樞反應的磁勢,與電樞繞組串聯(lián)。
3.移動電刷位置:對于未裝換向極的小型串勵直流電機,把電刷從幾何中性線(與處于幾何中性線處的導體接觸)移動一個適當?shù)男〗嵌龋沟脫Q向元件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勢與換向后的電流方向相同。但是電刷移動后,會產(chǎn)生直軸去磁電樞反應,導致電壓有些降低、轉(zhuǎn)速稍有升高,可能引起運行不穩(wěn)定,故此方法旨在小容量電機中采用。
判斷電刷移動的方向: 對直流發(fā)電機是順轉(zhuǎn)向移動一個小角度;
對直流電動機是逆轉(zhuǎn)向移動一個小角度。
空載時直流電機的磁場
直流電機的磁通路徑
磁路從主磁極1出發(fā)經(jīng)氣隙1-電樞齒1-電樞軛-電樞齒2-氣隙2-主磁極2-定子軛--主磁極1。
空載磁通密度波形
空載時電樞電流為0,氣隙磁場是由勵磁電流單獨決定。
磁極面下氣隙較小且均勻,磁密較強且均勻。
極面外,氣隙迅速增大,磁密也迅速減弱,幾何中性線處磁密為0。
空載氣隙磁密沿電樞外圓的分布用函數(shù)B0(x)表示;分析可知它是平頂波。
氣隙磁場
空載磁場是在無載情況下(即電樞電流為零),勵磁繞組中通入電流后由勵磁磁動勢單獨建立的磁場。
空載時主磁場分布情況及計算方法已在第一節(jié)至第三節(jié)中介紹。
空載時主磁場的磁通分兩部分,即主磁通和漏磁通。
由于磁極極靴寬度總是小于極距,在極靴下氣隙較小,所以極靴下沿電樞表面主磁場較強,極靴以外,氣隙加大,主磁場明顯削弱,在兩極間的幾何中性線處磁密為零。氣隙磁場磁密分布波形為一禮帽形,如下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