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玩弄japan白嫩少妇hd,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晶圓為什么要減薄

旺材芯片 ? 來源:半導體材料與工藝 ? 2024-12-24 17:58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300mm晶圓的厚度為775um,200mm晶圓的度為725um,這個厚度在實際封裝時太厚了。前段制程中晶圓要被處理、要在設備內和設備間傳送,這時候上面提到的厚度是合適的,可以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滿足晶圓的翹曲度的要求。但封裝的時候則是薄一點更好,所以要處理到100~200um左右的厚度,就要用到減薄工藝。

滿足封裝要求

降低封裝厚度

在電子設備不斷向小型化、輕薄化發(fā)展的趨勢下,對集成電路芯片的厚度有嚴格限制。通過減薄晶圓,可以使芯片在封裝后達到所需的薄型化要求,從而更好地適應各種緊湊型電子設備的設計需求,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更薄的芯片可以在同等空間內容納更多的電子元件,提高設備的集成度和性能。

便于封裝工藝

減薄后的晶圓在封裝過程中更容易進行引線鍵合等操作。引線鍵合是將芯片上的電極與封裝引腳連接起來的重要工藝步驟,晶圓減薄后,電極與引腳之間的距離縮短,使得鍵合線可以更短、更穩(wěn)定,降低了信號傳輸?shù)难舆t和損耗,提高了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對于一些先進的封裝技術,如晶圓級封裝(WLP)和三維封裝(3D Packaging),晶圓減薄是實現(xiàn)這些封裝技術的關鍵步驟之一。這些封裝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同時降低成本。

提高散熱性能

增加熱傳導效率

芯片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熱,會導致芯片溫度升高,影響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減薄后的晶圓可以減少熱阻,提高熱傳導效率,使芯片產生的熱量能夠更快地散發(fā)出去。

例如,在高功率電子設備中,如服務器、顯卡等,散熱問題尤為重要。通過減薄晶圓,可以有效地降低芯片的工作溫度,提高設備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便于散熱設計

減薄后的晶圓可以為散熱設計提供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例如,可以在芯片背面直接安裝散熱片或采用其他散熱技術,如熱管、散熱風扇等,提高散熱效果。

對于一些對散熱要求極高的應用領域,如航空航天、軍事等,晶圓減薄是滿足散熱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降低成本

減少材料消耗

晶圓減薄可以減少芯片制造過程中的材料消耗。晶圓是由硅等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價格較高。通過減薄晶圓,可以在相同直徑的晶圓上制造更多的芯片,從而降低每個芯片的材料成本。

此外,減薄后的晶圓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也可以節(jié)省空間和成本。

提高生產效率

晶圓減薄可以提高芯片制造的生產效率。在芯片制造過程中,晶圓的厚度會影響到一些工藝步驟的時間和效率。例如,在光刻、刻蝕等工藝中,減薄后的晶圓可以減少光線的散射和反射,提高工藝精度和效率。

同時,減薄后的晶圓在測試和封裝過程中也可以更快地進行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晶圓
    +關注

    關注

    53

    文章

    5162

    瀏覽量

    129786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8

    文章

    8677

    瀏覽量

    145475

原文標題:晶圓為什么要減???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臨時鍵合在工藝中將愈發(fā)成為可能

    新型鍵合材料對于在高級半導體制造工藝中保持超薄的完整性至關重要。有了新型材料的配合,臨時鍵合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5 16:48 ?1.1w次閱讀
    臨時鍵合在<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工藝中將愈發(fā)成為可能

    改善制造中的檢測挑戰(zhàn)

    有人已經考慮將暗視野檢測用于檢測缺陷?;诠鈱W技術,暗視野是指進行較低角度反射光測量。 暗視野對于前端檢測是有效的,但是由于研磨造
    發(fā)表于 03-12 09:26 ?803次閱讀

    宜特:成功開發(fā)達1.5mil(38um)技術

    隨5G、物聯(lián)網、電動車蓬勃發(fā)展,對于低功耗要求越來越高,功率半導體成為這些產業(yè)勢不可擋的必備組件。宜特(TWSE: 3289)后端工藝廠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07 18:03 ?4143次閱讀

    同茂線性馬達談新面世的高精密

    據(jù)清華大學官方消息稱,日前,由該校機械系路新春教授帶領的清華大學成果轉化項目公司華海清科研發(fā)的一臺12英寸(300mm)高精密機已正式出貨,發(fā)往國內某集成電路龍頭企業(yè)! ?
    發(fā)表于 12-29 09:22 ?1398次閱讀

    單面和處理研究報告

    在本文中,我們華林科納半導體將專注于一種新的化學變薄技術,該技術允許變薄到50μm或更少,均勻性更好,比傳統(tǒng)的變薄成本更低。我們還將討論處理無任何類型載體的
    發(fā)表于 03-18 14:11 ?1399次閱讀
    單面<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和處理研究報告

    用于高密度互連的微加工方法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于實現(xiàn)貫穿芯片互連的包含溝槽和空腔的微機械晶片的方法。通過研磨和拋光成功地使變薄,直至達到之前通過深度反應離子蝕刻蝕刻的空腔。研究了腐蝕結構損壞的可能原因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5 17:03 ?3703次閱讀
    用于高密度<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互連的微加工<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方法

    微機械結構硅片的機械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于實現(xiàn)貫穿芯片互連的包含溝槽和空腔的微機械晶片的方法。通過研磨和拋光成功地使變薄,直至達到之前通過深度反應離子蝕刻蝕刻的空腔。研究了腐蝕結構損壞的可能原因。研究
    發(fā)表于 03-29 14:56 ?830次閱讀
    微機械結構硅片的機械<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研究

    工藝的主要步驟

    化是實現(xiàn)集成電路小型化的主要工藝步驟,硅片背面磨至70微米的厚度被認為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它很脆弱。本文將討論關鍵設備檢查項目的定義和設置險。 所涉及的設備是內聯(lián)
    發(fā)表于 03-31 14:58 ?5712次閱讀
    <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工藝的主要步驟

    介紹的原因、尺寸以及4種方法

    在封裝前,通常,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6 09:59 ?6163次閱讀
    介紹<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的原因、尺寸以及4種<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方法

    盛機電機實現(xiàn)12英寸30μm超薄穩(wěn)定加工

    近日,國內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盛機電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發(fā)的新型WGP12T拋光設備成功攻克了12英寸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12 15:10 ?1318次閱讀

    2.5組件90°彎曲

    電子發(fā)燒友網站提供《2.5組件90°彎曲.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fā)表于 09-03 14:21 ?0次下載

    芯豐精密第二臺12寸超精密機成功交付

    近日,武漢芯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fā)的第二臺12寸超精密機已成功交付客戶。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芯豐精密在高端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28 17:18 ?1226次閱讀

    簡單認識薄技術

    英寸厚度約為670微米,8英寸厚度約為725微米,12英寸厚度約為775微米。盡管芯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09 13:55 ?597次閱讀

    對后續(xù)劃切的影響

    完成后,才會進入封裝環(huán)節(jié)進行處理。為什么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6 16:58 ?437次閱讀
    <b class='flag-5'>減</b><b class='flag-5'>薄</b>對后續(xù)<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圓</b>劃切的影響

    工藝分為哪幾步

    ”,也叫 Back Grinding(BG),是將(Wafer)背面研磨至目標厚度的工藝步驟。這個過程通常發(fā)生在芯片完成前端電路制造、被切割前(即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30 10:38 ?63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