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高速公路堆積”會返回多篇致命事故的文章,其中許多文章報告稱,由于天氣條件導致能見度降低是主要原因。如果高速公路本身可以將這一事件傳達給所有接近事故區(qū)域的汽車,那該怎么辦?
智能基礎設施可以使交通更好、更安全——通過自適應交通信號燈幫助我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事后無憂無慮地進出擁擠的停車場,并降低事故風險,因為附近的碰撞會立即傳達給車輛。
什么是V2I?
車輛到基礎設施 (V2I) 是一種通信模型,允許車輛與支持一個國家高速公路系統(tǒng)的組件共享信息,例如交通信號燈、車道標記、路燈、標牌、架空 RFID 閱讀器、攝像頭和停車計時器。幾乎任何物體,從建筑物到燈柱再到住宅區(qū),都可以配備此功能。
基礎設施到車輛通信的當前狀態(tài)示例包括:
市政當局使用十字路口攝像頭和雷達系統(tǒng)手動控制交通信號燈
市政當局使用交通攝像頭通知中央指揮部有關交通流量的信息,然后更新數(shù)字標牌以反映前方的減速或停工情況
使用導航和地圖應用程序的用戶
但隨著技術的成熟,我們可能會看到移動性的改進,例如:
智能停車場,基礎設施可以作為智能運營商,處理票務和付款,同時還幫助車主在大型停車場定位車輛
按需交通信號優(yōu)先,以減少交通擁堵或自動檢測并幫助救護車掃清道路
實時事故報告或本地危險信息 (LHI),可提前通知駕駛員危險路況或彎道前堆積物
許多汽車制造商和城市已經(jīng)開始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施V2I,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提高能力和加速全球采用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兩種不同的方法和機會
如今,有兩種主要類型的V2I實施 - 專用短程通信(DSRC)和蜂窩車輛到一切(C-V2X)。
DSRC 允許附近的車輛、RSU(路邊單元)和行人快速可靠地相互共享信息。它基于Wi-Fi,使用標準IEEE 802.11p,主要關注安全關鍵應用。
這項技術今天已經(jīng)得到驗證和驗證,但需要車輛配備車載單元(OBU),并通過RSU安裝升級基礎設施。也就是說,一旦進行了投資,該系統(tǒng)通??梢砸员燃兓诜涓C的方法更低的成本運行。
C-V2X采用類似的方法,但涉及蜂窩連接作為中介。車輛將能夠與交通基礎設施、其他車輛、云、蜂窩網(wǎng)絡基礎設施和行人進行通信,計算由用戶的手機而不是OBU處理。
雖然如今許多車輛都配備了蜂窩連接,但仍需要基礎設施投資才能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數(shù)據(jù)處理。5G的更多采用可能會導致C-V2X的增長,但可能更高的成本(由于網(wǎng)絡使用)是一個潛在的缺點。
V2I RSU 要求正在不斷發(fā)展
典型的 V2I RSU 功能目前包括:
低延遲,按時交付關鍵信息
高可靠性,可無誤地提供關鍵信息
網(wǎng)絡安全,以避免損害道路安全和用戶信息
控制系統(tǒng)能力以執(zhí)行本地操作
用于網(wǎng)絡連接的 LTE/5G
AI/ML 推理功能,可優(yōu)化交通、識別車輛等。
V2I RSU 要求會根據(jù)給定的用例不斷變化。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您需要一個具有足夠適應性的硬件平臺,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又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AMD 自適應計算平臺是異構硬件平臺,由應用處理器、實時處理器、視頻加密和解密、AI/ML 推理(深度學習處理單元)、安全功能和可編程邏輯組成,可用于實現(xiàn)幾乎任何類型的傳感器。自適應計算平臺可以處理這些系統(tǒng)生成的大量數(shù)據(jù),并為V2I通信提供實時更新。
可編程邏輯的進步
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半導體的重要性,因為 COVID 引起的芯片短缺擾亂了多個行業(yè)的供應鏈,包括電子和汽車生產(chǎn)。智慧城市也將依靠這些芯片來提供處理能力,但我們已經(jīng)過了一刀切的方法。
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等定制解決方案越來越受歡迎。它們的靈活性使其適合智能城市不斷變化的需求,因為與預制芯片不同,它們可以多次重新配置。工程師可以調(diào)整 I/O 路徑和內(nèi)存以滿足特定設備的需求,無論是交通信號燈、事故檢測傳感器還是停車結構,都有助于使每個設備更快、更節(jié)能。
這種適應性還允許重復使用芯片,與僅用于一個專用目的的預編程解決方案相比,這可以節(jié)省城市資金。
移動出行新時代
隨著技術交通的諸多進步,世界各國政府正在投資智能基礎設施也就不足為奇了。智能移動將成為實現(xiàn)這些智能城市的重要因素,因為安全性的提高,交通和連通性的減少。
如果沒有齊心協(xié)力和投資,就無法充分發(fā)揮潛力。政府應該將RSU和其他傳感器嵌入道路基礎設施中,就像灣區(qū)的FasTrak車道或EMT和消防員的智能交通信號燈一樣。
這些智能設備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監(jiān)控流量模式的能力。我們第一次可以擁有30,000英尺的整個城市視圖,使我們能夠識別和修復危險的十字路口,并以更好地為現(xiàn)有居民服務的方式改造舊的現(xiàn)有基礎設施和公共交通。
審核編輯:郭婷
-
RFID
+關注
關注
391文章
6448瀏覽量
242466 -
閱讀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3瀏覽量
28416 -
計時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432瀏覽量
33751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lián)網(wǎng)傳感解決方案更簡單安全
智能基礎設施結構是否健康什么是關鍵
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給RF IC集成設計帶來什么挑戰(zhàn)?
新房裝修必須用智能門鎖才更安全嗎?
智能鉛封,讓物流過程更安全
如何通過物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更智能的電網(wǎng)?
Maxim推出最新高級電池管理系統(tǒng),助力更安全、更智能的未來汽車
無人機更好地保障大型基礎設施更安全準確
讓汽車的全景環(huán)視更智能更安全!

邊緣人工智能正在推動一個更安全、更智能的世界
構建開放智能的感知網(wǎng)絡體系 使能傳統(tǒng)基礎設施更安全更高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