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IC卡電表
采用IC卡電表和采用傳統的手工抄表相比有很多優(yōu)勢:
(1)有了IC卡電表,不需要麻煩人工抄表,有利于現代化管理。
?。?)IC卡電表的使用避免人工抄表上門收費給客戶帶來的諸多不便,且歷史購電數據均可以保存,便于客戶查詢。
(3)充分體現了電力的商品屬性。實現了預付費功能,實行先買電后用電,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有計劃地購電、用電,不會因欠費而發(fā)生滯納金,增加不必要的開支。
?。?)IC卡電表即解決了收費難的問題,也很好地解決零散居民客戶、臨時用電客戶、經常欠費客戶的收費問題。但目前的用戶電卡,需要插到電表里或靠近電表將所購電量傳遞給用戶電表,操作起來比較麻煩,特別在農村,電表一般裝在幾米高的地方,操作起來就更加麻煩。以上分析了有線和無線遠程集中抄表系統和 IC 卡電表的優(yōu)缺點。遠程集中抄表是用于小區(qū)用戶用電量的智能采集系統,采用遠程集中抄表系統和采用傳統的手工抄表相比有很多優(yōu)勢:
第一、遠程集中抄表系統抄表速度快,抄收同時性好。
第二、遠程集中抄表省時省力,大大減少了手工抄表所用的人力物力。
第三、有利于消除人工抄表的誤差。
第四、可實現分時電價統計,時段電量控制。
第五、可遠程控制通斷,實現預付費管理功能。
但是遠程集中抄表要借助通信網絡才能完成,新建通信網絡投資較大,而借助已有通信網絡則需要繳納一定的通信費用,導致遠程集中抄表系統運行成本較高。 IC 卡電表不需要借助任何通信網絡也不需要繳納任何的通信費用,系統投資少運行成本低。但目前的IC 卡電表,需要將用戶電卡插到電表里或靠近電表才能將所購電量傳遞給用戶電表,操作起來比較麻煩,特別在農村,電表一般裝在幾米高的地方,操作起來就更加麻煩。為了解決遠程集中抄表系統網絡投資較大、運行成本較高,而IC 卡電表操作比較麻煩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IC卡的電能收費系統的設計方案。
3 本設計方案涉及到的主要技術
本方案涉及到電力載波通訊技術,故首先介紹一下:電力載波通訊即PLC,是英文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的簡稱。電力載波是電力系統特有的通信方式,電力載波通訊是指利用現有電力線,通過載波方式將模擬或數字信號進行高速傳輸的技術。最大特點是不需要重新架設網絡,只要有電線,就能進行數據傳遞。
4 設計方案
4.1 本設計的總體方案
本方案的總體設計思路:生產一種IC 卡接口裝置放在用戶家中,該裝置和用戶電表之間可以通過有線、無線或電力載波進行數據通信。用戶將IC卡插入或靠近IC卡接口裝置,該裝置可以將用戶所購電量等數據傳遞給用戶電表,而用戶電表內的剩余電量等數據也可以通過該裝置傳遞給IC卡。
4.2 用戶電表的組成
用戶電表的組成:傳統的IC 卡電表內部由基表,主控單片機芯片,數碼顯示,繼電器開關,ESAM 安全模塊和IC卡接口組成。本設計方案用戶電表的組成和傳統的IC 卡電表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將IC 卡接口電路分離出來,增加一個通信接口用來和IC 卡接口裝置通過有線、無線或電力載波進行數據通信。這樣做可以多塊電表共用一條線路或共用一個無線收發(fā)模塊或電力載波收發(fā)模塊。也可以不用通信接口而將無線收發(fā)摸塊(無線調制解調模塊)或電力載波收發(fā)模塊(電力載波調制解調模塊)置于用戶電表內部,用無線或電力載波和IC卡接口裝置進行數據通信。這樣做每塊電表都要安裝一個無線或電力載波收發(fā)模塊。
4.3 IC卡接口裝置的組成
IC卡接口裝置的組成:IC卡接口裝置主要由IC卡接口電路、主控單片機芯片、數碼顯示、操作按鍵、通信接口或無線收發(fā)模塊或電力載波收發(fā)模塊等組成。用通信接口可以實現IC 卡接口裝置和用戶電表之間的有線數據通信,用無線收發(fā)模塊可以實現IC 卡接口裝置和用戶電表之間的無線數據通信,用電力載波收發(fā)模塊可以實現IC 卡接口裝置和用戶電表之間的通過電力載波的數據通信。因為IC 卡接口裝置和用戶電表的距離一般比較近,所以無論用有線、無線還是電力載波都比較簡單可靠,成本也比較低。
4.4 收費功能的實現
收費功能的實現:用戶在供電部門交款購買,所購電量在售電機上被寫進用戶電卡,用戶將用戶電卡(IC 卡)插到或靠近IC卡接口裝置,通過IC卡接口裝置將用戶所購電量等數據傳遞給電表,同時用戶電表將表內剩余電量等數據通過IC卡接口裝置傳遞給IC卡 (用戶電卡),用戶電卡經多次加密可以保證用戶可靠的使用。當所購電量用完后,表內繼電器將自動切斷供電回路。這種方式對長期固定用戶比較適用,而對流動性較強的臨時性用戶應采用以下方式比較方便。用戶在供電部門交款購買,所購電量在售電機上被寫進用戶電卡,用戶將用戶電卡(IC卡)插到IC卡接口裝置上,用戶電卡和用戶電表通過IC 卡接口裝置進行數據通信,將用戶所用電量從用戶電卡中扣除,而剩余電量保留在用戶電卡中。這對流動性較強的臨時性用戶特別適用,他們可以拿著用戶電卡中的剩余電量到別的地方繼續(xù)使用,或到供電部門換成現金。以上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具體采用哪種方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本設計方案所論述的收費系統無需借助任何通信網絡,投資少運行成本低。而且IC 卡接口裝置放在用戶家中,用戶操作起來非常方便。比較適合用于居民小區(qū),特別適合用于農村用電戶。本設計方案也可以用于水、氣、暖的收費系統,實現一機多用一卡多用,給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本收費系統經濟且實用性強,可長期穩(wěn)定運行。是電能收費系統比較理想的收費方案。
評論